上海成为玉器制品最重要的集散港口之后,苏州、扬州等周边地区的大批玉雕艺人也随之涌入上海,在上海这座新兴的东方大都市寻找施展才能的天地。以当时著名的古董风格玉雕大师王金洵、傅长华,人物、动物雕刻大家杨恒玉、胡鸿生等为代表的玉雕艺人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汲取了新的文化营养,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玉雕风格——海派风格。
韶光易逝:市场、作品和人,低迷态势来袭
承袭着积淀百年的辉煌历史,上海玉雕在近二十年的发展确实是迅猛的,取得的成绩也是公认的。然而,近几年来,一度风光无两的“海派玉雕”,却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变化一,市场冷清了。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与以往的繁荣局面相比,近两年的上海玉雕市场活力明显下降,行业繁荣程度不如前些年,商家及工作室的成交量明显减少。在静安寺古玩城、中福古玩城等交易市场里,周末黄金时段营业的商户也不足一半,来此选购的客户非常稀少;各大玉雕工作室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往年那种买家接踵而至的火热场面已长久未现。受这种市场的影响,最终使得整个行业市场行情低迷,规模开始萎缩。
变化二,创新能力减弱了。海派玉雕近几年缺乏创新,具有创新的作品也十分缺少,更多是传统风格的不断重复出现。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愈来愈少,消费者无法从中获取新的感觉。
变化三,脱颖而出的人才少见了。随着消费市场热度降温,加之整体玉雕创作创新能力的减弱,海派玉雕人才涌现的频率更是降低了很多,具有风格的作者越来越难觅踪影。
变化四,行业凝聚力降低了。在这个信息越来越趋近于互通的时代,海派玉雕的创作格局及产业布局依然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像苏州、南阳、腾冲那样的产业集群。大部分工作室各自为阵,平时交流也并不多,很难形成集群效应,也就遑论创作者群体全面自我提升的生成、整个行业群策群力态势的促就。
以上四点,是笔者最为直观的感知,对于上海乃至整个行业同仁来说,这是一个要引发警惕的信号。
切问近思:由鼎盛转低迷,因何而“变”?
首先是全国的市场大环境、大格局变了,这是非常明显的。在海派玉雕一度的标杆作用下,全国很多玉雕产业基地也都在成长,都在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变化着,发展着。以苏州、河南等地的玉雕产业基地为例,经过几年发展,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构建出“高、中、低”分配合理的产品结构,加之其包容的地域文化,更是吸引了大部分从业者和消费者的聚集。然而长期辉煌之下的上海玉雕却面临“船大掉头难”的尴尬,自我调整的步伐显得很滞后,这给其后续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在整个行业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阶段,上海玉雕产业却未能及时建立完善的、聚集的产业链;未能及时构建出合理的产品结构,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是“高价格”形成“高屏蔽”。随着上海一线大师知名度的提升,部分海派大师们的作品价格也一路飙升,很多大师的作品动辄过千万元。诚然,这些“价格”是对大师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海派玉雕艺术、人文价值的认同。然而,随着一线大师作品价格的高涨,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更多人将上海个别大师作品的高价混同为上海玉雕行业的价格,形成了“海派作品就是贵”的认知。特别是在近两年,市场正处于调整期,海派大师作品难免在曲高和寡的同时,也给整个上海玉雕市场在无形中建立了一道“屏蔽门”。很多消费者站在“门”外,直接吓得不敢进来,这就加剧了整个上海玉雕市场活力的下降。
吴德昇作品,《青史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