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商报报道,以201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陕西秦兵马俑:始皇帝的彩绘军阵》展览为例,主要有如下流程:
1、详细验身
文物出境展览一般两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做方案、选文物,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外方专家才来华,现场对文物一一点交。
点交文物时,中美专家手里都有一份记录每件文物基本资料的册子,需要同时对一件文物进行仔细查看,不放过一点细节,比如有无裂痕、有无污点等,仔细查看后详细记录。若双方对描述有疑问的话,再进行商讨,最后形成该文物中英文的点交记录,点交人确认后签字。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查阅发现,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文物出境展览协议书编制规范》,上述流程在一份标准的《展览协议书》中应有明确提及。
此外,还要给出境展览的文物买保险。部分条款如下↓
▲截自《文物出境展览协议书编制规范》
2、精心打扮
点交完成后,需要对文物进行包装、装箱。
一件文物如长时间被酸性腐蚀,就会看不出它的模样,甚至消失。因此,在包装文物时,根据文物质地采用无酸纸做贴身保护,避免表面磨损,然后再放入免熏蒸的木盒或者锦盒内,盒内会放置多层特殊的软性材料——PE板,起到减震、防潮的功能。包装箱都是由特制免熏蒸木板制成,不会出现蛀虫等问题。
文物放入包装盒前,包装人员根据文物的器型及大小,在PE板上刻出一个非常“合身”的模子,刻模要一次性完成。所以,文物包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这种无酸纸国内生产的不多,价格昂贵,一个进口的无酸纸信封价格一般是10元钱,主要保存珍贵信件等文物,保持长久不褪色。
将文物装入箱内,也是不容易的事儿:一些个小的文物,多采用集装式入箱;而对于比较大的文物,一般使用独体式装箱。
3、运输车内恒温,有减震装置
运输文物的车辆是专业的全封闭集装箱体,外观如货车,但里面有多层挂钩,还有恒温恒湿装备和监控设备。车厢门闭合后,还有一个专门用于装卸的升降板装置将门挡起封闭。车辆本身还具有减震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车辆行驶时颠簸对文物造成的伤害。
运输途中都有严格的安保措施,且车速不能太快,一般时速要求60到80公里。文物通常在上海或北京装载至货运飞机,运抵目的地后再由境外的当地文物运输公司转运至展览地,进行拆包装布展。就这样,文物漂洋过海抵达境外,将中国的文物呈现在了世界面前,展览结束后,经过类似的步骤,文物重新回到库房。
总之,希望国宝们平安无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