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已经跟观众朋友们见面了,作为节目导演黄鹤近日也曝光了工作手记,使大家了解更多在电视上观看不到的幕后故事。
离别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黄鹤导演手记
一
我爱这个团队,从前期到后期我都爱。我知道,再过几天,舌尖摄制组的伙伴们就要各奔东西,这一刻其实是略带伤感的。写下这篇不算导演手记的手记算是一个总结,也是给自己的一段美好记忆,留给未来。
从2017年6月的前期调研开始,到2018年2月的后期制作结束,八个月的时间,我和团队去了20个城市,接触了136个人物,调研及拍摄了120种小吃,最终找到了6个主要人物并完成这一集,这是工作的总结。
关于拍摄工作并不想多说,纪录片拍摄的困难与艰辛,每个纪录片工作者或多或少都有着相同的际遇,所以这不值得一提,我更想说说舌尖团队这些人,这些事。
二
关于总导演,一个对纪录片充满无限热情,又能够掌控全局,认真到可怕的人,总在不经意间一句话不说地把我手里的盒饭抢走,然后给里面夹上几块我最喜欢的四川泡菜,瞬间的莫名其妙顿时都化为满满的感动…… 也总是在我彷徨踌躇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给我一个明确的方向。虽然我经常都会在她的咆哮声中微微一颤,但她带给剧组的温暖终归胜过了一切。
关于总策划,一个被总导演形容为兵马俑性格的人,在前期拍摄结束后发微信给我说了一句话:“我特别喜欢你的团队,除了导演,各个都特别棒!”还附带上一个诡异的笑脸表情。在后期机房连续熬夜的日子里,也会偶尔给我发来一句:“瓜娃子,快下楼,我带你吃碗面去!”
我的搭档摄影师,多年的配合,一个眼神就能彼此理解对方的人,在舌尖的拍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是14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总是在和光线抢时间,这是他的工作状态,要不是有着过去作为职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估计支撑不到拍摄结束。
导演黄鹤(右)和摄影师刘子楠(左)
三
在转场腾冲的拍摄过程中,由于过度疲劳,团队近一半的人还是因为身体出现各种状况同时被送进医院,可没想到的是所有人都在短暂接受治疗后第一时间返回到了拍摄现场……
拍摄结束后的北京机房,在没日没夜的后期剪辑中,几十个小伙伴倾尽全力投入到这部片子的最终呈现上,他们用90后最炽热的激情默默奉献给《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我总喜欢记录伙伴们在机房的各种东倒西歪,记录镜头背后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很享受这样的集体生活,可能几十年后这也算是一段芳华的记忆。
四
200多个日夜,有些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可能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疲劳让我对很多事情都有些记忆不清,但清晰地记得腾冲董官村那一对挑担的夫妻,用一碗小吃,在大山深处带大了儿孙。虽然群山无法逾越,但勤劳与智慧却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句话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董官村的几天拍摄下来,我和我的摄影师搭档刘子楠被他们质朴的生活打动,以致于我们一定要尽一切努力通过镜头呈现这份温暖的幸福生活。
有人问,这一集小吃能代表中国小吃吗?我想说没有任何一部片子能代表中国小吃,中国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每一样小吃浓缩的是一地的风土人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方言、气候、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怎么能够在这一集50分钟的纪录片里面淋漓呈现呢。这些不过是众多小吃故事里面的一个缩影罢了。每个人对于小吃的感受或许不尽相同,但小吃对于我而言,应该是包含了儿时的记忆,对故乡的思念,对味道的坚守,对技艺的传承,还有顺应时代的活力,这是我对小吃的理解。
对每一个拍摄对象,对总导演,对团队中的每一员,信任是一样的。我和我的团队用200多天的时间,带回了40T的拍摄素材,在播出前的最后时刻完成了这集片子的后期制作。信任和被信任是相互的,我们不能辜负每一个人的这份信任。
大爱每一个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付出努力的人们。
导演黄鹤和他的拍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