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强协作——
成长期更需紧箍咒
号称“放款简单、快速”,额度从200元至10万元不等……尽管明令禁止,一些非法现金贷仍伪装成小程序上线,继续违规从事贷款业务。为绕开平台监管,一些违规经营者通过“先上线后改名”等伎俩,同审核机制玩起了“躲猫猫”。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微信小程序用户数已接近4亿,占微信用户总数比例接近50%。小程序虽小,用户数量却十分庞大,清除糟粕毒瘤已是当务之急。
日前,微信官方发布公告,反馈近期对违规小程序的处理。微信平台已永久封禁976个“假货、高仿”类小程序、数百个“色情、低俗”小程序,以及1000多个违规“现金贷”小程序,并在“上线后改名”审核渠道进行技术规范和人工审核拦截,针对绕过资质审核的情形严厉打击。
“一旦放松了对小程序的准入门槛,久而久之就可能有损其整体品质。”常江认为,平台方应对小程序开发商和服务主体提出明确资质要求,同时设立严格审核程序。
“每个普通用户也应有所作为。除了投诉举报,平台方可以结合用户评价对上线小程序进行信用认证,使‘用脚投票’的结果被更多用户知晓,有效压缩不良小程序的生存空间。”朱巍同时建议,网信等监管部门可在参考用户评价基础上,建立完善白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线上线下联合整治,合力根治违法违规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