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小小的理想,大大的贡献!虽然身子残疾,但是心不残,志不残,内心充满了爱!患小儿麻痹的他,捐献遗体,别人笑他太“疯癫”,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尊敬!为这位内心充满爱的人点赞!
因患小儿麻痹自幼残疾,但他身残心不残,当他人还在追寻人生价值的时候,他作出了向医学机构捐献遗体的惊人举动,邻居笑他傻,而他却说捐遗是其人生价值,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张小忠遭遇刚出生患上小儿麻痹,20岁萌生捐献遗体想法,地处汉中市南郑区红庙镇的喜神坝村,四面环山,中间宝巴高速穿境而过,连接着川陕两地。这里大多数人都是以务农为生,随着近几年劳动力外输,家家户户才盖起了楼房。张小忠家也一样,他看着父母和哥哥嫂嫂的辛勤劳作,家里的光景也慢慢好起来。
“但我是家里吃闲饭的,是个拖累。”7日上午,张小忠指着自己已严重变形的双腿对华商报记者说,他刚出生40天就被确诊患上小儿麻痹,经父母带着四处寻医治疗和精心照顾,后来终于能够勉强行走,但因左腿短于右腿,走起路来还是一瘸一拐。
张小忠和78岁的母亲刘汉碧
今年45岁的张小忠,因患小儿麻痹,生活无法自理,一直由父母和哥哥照顾。张小忠母亲刘汉碧说:“当时二儿子患上小儿麻痹,家里人是准备扔掉的,但怎么说都是一条生命,还得把他养着,并四处为儿子寻医治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给二儿子治病,他们花了有1万多元,,二儿子在10岁以前只能在地上爬,无法行走,通过中医调养和针灸治疗才慢慢地能够站立。”今年78岁的刘汉碧说,老伴是供销社下岗职工,家里贫寒,给二儿子治病花光他们所有积蓄。
张小忠向记者展示父亲还在世时的一张全家福
“就是家里和社会的累赘。”张小忠说,能够勉强行走后,别人都活的都有价值,他的价值是什么?总要留点什么。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遇,让张小忠得知人死后可以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科研单位,为科研事业做贡献。“那一年我刚满19岁,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我也可以死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为社会做贡献,何况我的生命仅剩下10年的光阴了。”
坚持
凭自学识文断字
仅为联系捐献机构与人交流
“我大概12岁那年,有医生说我活不过30岁。”张小忠笑着说,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实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差,但还是活到了45岁。
张小忠介绍说,他仅仅上过10天学,10岁了才去上学,由于行动不便,每天都是由带着红领巾的同学过来背他上学,“其实背我的同学年龄都比我小,我有腿有脚真的不好意思,索性再也没有去上学。”
因右手关节变形,张小忠只能左手写字
“同龄人都去上学,我在家没事干,就自己买了新华字典,翻看哥哥的旧书。”张小忠说,先是通过旧书识字,不认识的就查字典,慢慢认识了常用的汉字。因为右手发育畸形,就用左手写字,日积月累,好多汉字也都会写了。
“捐遗的想法得与人说出来,不识文断字不行,必须有点知识才能联系上捐献机构。”张小忠说,他自己不学习,通过家人联系根本不现实,因为家里人一直反对他捐遗。
3月7日,华商报记者在张小忠家里看到《中国国家地理》《博爱》等许多杂志,张小忠说,这些杂志都是他让哥哥帮忙买的,还有一些杂志是他自己常年订阅的。“我喜欢读书,虽然最远仅仅去过南郑县城,但我通过书本看到了外边的世界,正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让他捐遗的想法才越来越笃定。”
张小忠的字迹
张小忠说,他在杂志上看到西安交大医学院可接受遗体捐赠,西安眼库可接受眼角膜捐赠。“从1992年萌生捐遗想法,因为通讯不便,我也从未联系过捐献机构。”
2016年,张小忠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通过网络查询到南郑区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给南郑区红十字会打了两次电话,但因为沟通困难,对方并没有明白他的想法,两次致电都成为无效联系。
张小忠和他订阅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阻力
捐遗遭家人反对
为表达捐遗想法苦练口语
小儿麻痹不仅影响了张小忠的身体发育,让他的身体变得畸形,就连说话都成了问题。“口吃越来越严重,想捐献遗体,与人沟通都困难。”张小忠说。
3月7日上午,华商报记者看到,张小忠身体清瘦,行走不便,与人交流有些口吃。而嘴上时常挂着笑容,从他眼神里,你能够感受到他要捐献遗体的坚毅。
张小忠的捐遗申请单(包括捐献眼角膜)
“他九几年就说捐遗体的事,我们一家人没有人同意。”母亲刘汉碧说,家里养育两个儿子,他因为二儿子捐遗一事哭了无数次,他大哥大嫂也劝说,但都不起作用,二儿子就是要坚持做这件事。
母亲刘汉碧说,他(二儿子)想干啥,家里人都满足他的心愿,只要他健健康康的,家里就把他养着,但捐遗体就是不行,“按农村的说法就是死无全尸,而且他本身就是病秧子,捐啥遗体,乡邻都说他是傻子。”
然而,口吃的问题摆在张小忠面前,由于没有在学校上学,与人交流的少,加之病情加剧,口吃问题越来越严重。他就事先将要说的话写在本子上,通过一遍又一遍地朗诵,对着镜子说出来,他的口吃渐渐好转。
张小忠说,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他几乎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看电视、读杂志报刊、阅读书籍、练习表达...这些行为成为他的日常。“我以前说话比这还口吃,没有这么利索,都是一个人一遍遍练出来的。”
张小忠的左手已严重畸形
“他常说来到这个世上,害了父母,拖累社会,我们将他抚养长大,他要把自己贡献给社会搞科学研究,这是他的价值。”刘汉碧说,久而久之,家人渐渐地都勉强接受了二儿子的想法,遂了他的愿。
张小忠的哥哥张晓明说,在吃穿方面,家里从来没有亏待过弟弟,但弟弟捐遗的想法真的让人难以接受,而弟弟坚持了多少年,他们也只能由开始的反对逐渐变为理解。
张小忠说,通过电视上,他看到武汉一个人捐献遗体带动了200多个人捐遗,通过讲道理举例子,家人慢慢理解,“人死了就是一赔黄土,还占地埋葬,而捐献给科研机构,还能促进科学研究。”
因左腿短于右腿,张小忠行走不便
圆梦
接受捐献单位到家办手续
“签字按完手印觉得心里一下就畅快了”
练习表达不仅缓解了张小忠的口吃,也让他逐渐建立自信。2017年5月7日,张小忠再一次拨通南郑区红十字会的电话,这一次他流畅地向对方表达了他想要捐献遗体和脏器官的想法,对方让他等通知,会联系他。
然而,长达数月的等待,让张小忠以为这一次的联系又无效。“就在我感到无望时,突然接到红会的电话说要来我家。”张小忠说,2017年9月12日,省红十字会角膜捐献西安工作站西安眼库,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办公室的人都来了,还带着材料和申请表。
张小忠还清楚的记得,就在9月12日当天,填完所有申请资料,最后在遗体捐献和眼角膜捐献两张申请表上签名按手印。“当我签完字,按过手印那一刻,15年的梦想得以实现,觉得心里一下就畅快了。”
已签字按手印的捐遗申请单
“捐遗是我多年的梦想,身体上我确实是个残疾人,但我心并不残疾,我想把遗体奉献给科研事业,这也就是我来到这个世上的价值。”张小忠说,他希望通过科学研究,能够研发出治疗或者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药物,减少其他小儿麻痹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捐遗行动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捐遗事业,抛开传统成见,尊重捐遗者的选择。
3月7日,华商报记者联系上西安交通大学遗体捐献办公室主任徐自力,他说,张小忠作为一个来自偏远山区的残疾人,自己本就是弱势群体,而能够做出捐遗的决定,回报社会,“他的品质难能可贵,他的捐遗举动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给张小忠的感谢信
“人体标本是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材料,张小忠捐遗是对医学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徐自力说。
徐自力坦言,之前健康的捐献者都是被邀请到他们交大医学院进行考察,之后才做决定,但考虑到张小忠行动不便,又身处大山,所以他们就决定亲自跑一趟。“我们不能让像张小忠这样的弱势群体失望寒心,要支持理解他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