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研究自己,说自己的话,
别人未必能听到”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比较关注的是1998年到2018年这20年里北大的变化。在2003年北大推行人事体制改革的时候,你是副校长。此后,北大一直在进行改革。2015年,你回到北大担任校长。改革的过程有着什么样的思路,取得了哪些进展?
林建华:我们在2002年的时候,提出了北大学科发展的三句话,现在也还在用,就是“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建设创新为动力。”现在做“双一流”,又加了一句,“以院系建设为基础。”可以说,北大的改革和建设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这些年一直是按照这个思路走。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北京大学,可以说装备精良,实验条件很好,队伍是世界水准,显示出了活力,交叉学科的氛围在慢慢形成,学科的布局在改善。有一批非常年富力强的人,都在北大扎下了根,整个水准在改善和提升。去年SCI的文章,有9000多篇,我在1998年担任化学院院长的时候,全校的SCI只有300多篇,化学院当时占比还很高,有五六十篇。当然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为现在只是过渡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在学科建设方面,交叉合作的思路是如何提出来的,具体的发展状况如何?
林建华:我们学校的学科结构,本来是以院系和教学教育为基本线索,但是你看看外边的世界,就明白了。它不管你是学什么的,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学科。你做记者的,碰到什么问题,都得去报道,我们也是这样。所以如果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我们就要跨学科,注重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叉。
从2005年开始,学校一直在推进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顶尖科学家,按照跨学科的方式,组织相关的年轻团队,比如分子医学研究所,把做科学的人和做技术工程的人结合起来。类似的机构还有BIOPIC(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
在人文领域,我希望北大的学者能够跳出来,能够和别的学者对话,发现更有意义的、更广的层面。现在文史哲一起做了很多本科教育方面的尝试,比如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西方古典学计划,实际上在培养一些基础性的跨学科人才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中国新闻周刊:在人文学科建设方面,一些学者曾公开表示,它的发展或许无法与自然科学一样按照规划来推动,也无法纯粹通过国际化来完成蜕变。你对于北大人文社科方面的学科建设是怎样看的?
林建华:最近总书记讲了几次,他认为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让世界读懂中国,但是目前我们和世界在话语交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应该建设起来。第三,如何培养新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出一批大师来。这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一个是怎么样读懂中国,也包含着我们怎么样读懂世界,这是双向的。过去这么多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的还是我们自己,真正有创见的主要是我们自己的历史,经济学方面,也是借助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我们自己,这是过去普遍的一个状态。
当一个国家在这个世界上无足轻重或者地位边缘的时候,也就没有这个动力要求真正地去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