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截图
央视评论
这本是一起发生在幼儿园的寻常小摩擦,连“杯子中的风暴”都算不上。但因为涉事幼童的父亲被指是四川一地级市严姓市委副书记,似乎让整个事件陡然充满“看点”,由故事变成了事故。
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这起事件:
11日,网上出现有关“严书记夫人”要求幼儿园老师道歉的消息,并声称幼儿园已经开除涉事的陈老师;
11日当天,涉事幼儿园否认开除陈老师,称幼儿园一切正常;
11日,四川嘉祥外国语学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嘉祥教育”发布一份声明,否认幼童严某某为内定生;
12日,网上出现所谓的“严书记”写给四川省委组织部的情况说明,该情况说明称他已经与涉事幼童的母亲离婚,也就是说上述的所谓“严书记夫人”其实是他的前妻。
14日,四川省纪委监委介入调查。
相关机构及时回应值得肯定
面对网上舆情汹汹,相关机构和部门都在及时回应并介入调查。比如,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就及时与舆论保持互动,5月11日就已经回应,“没有老师被开除的情况”。
与此同时,另一家涉事学校也迅速辟谣,“关于某幼儿园家长在微信群内传言自己孩子已被嘉祥确定为内定生的言论,学校郑重声明:此言论严重不实”。
严某某传言“被内定”的说法,之所以引发网友强烈质疑,主要原因是此举勾起了无数家长的公平焦虑。本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有人凭借权力而捷足先登,优先被名校内定,其他家长自然容易生发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好在涉事学校迅速辟谣,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其他家长的不满。
教育公平被视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捍卫教育公平,从消除不公平的择校开始,于此而言,学校方面称严某某未被内定,让人如释重负。
值得点赞的还有相关部门对舆情积极、正面的回应。14日,四川省纪委监委表示,将介入调查。实际上,这一网络舆情的实质还是很多网民仍然怀疑个别干部可能存在滥用职权甚至贪腐的问题,无论是“严某某妈妈”在微信群中说话的口气,还是她声称的孩子被名校内定。虽然有的说法已经被辟谣,但无风不起浪,公众还是需要纪委监委等权威部门给个权威说法,廓清诸多疑点。而纪委监委及时介入,也充分说明相关部门没有回避网络热点,直面舆论质疑,快速回应,值得肯定。
权威部门理应及时发声
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早在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沉默未必是金。被卷入舆论漩涡,作为当事人,不仅有责任向组织部门报告情况,也有责任向公众掏掏心、交交底,这是法治时代官员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一种体现。
与此同时,职能部门也应该像总书记所要求的,“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主动发声,接受人民监督,我们有这个自觉,有这种能力,也有这个自信。
面对舆情,相关部门及时用事实说话,不仅可满足公众的基本知情权,更能提升部门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提出,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关切。
从这个角度讲,四川省纪委监委介入调查只是回应的开始,我们期待也坚信纪委监委部门能够给出一个让大家满意、有说服力的调查结果,廓清网民质疑的焦点。也唯有此,一起舆情事件才能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