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得再也拿不出钱的老太
想了一夜后报警
高昂的药费渐渐让陈阿姨觉得有点吃不消,在一次和“张教授”的通话中,陈阿姨说了自己的难处。
“为了解决您的困难,我们会给您办理老年人购药补贴卡,以后看病拿药就不用花钱了”,张教授说。
很快,“社保部部长”、“银行行长”、“档案部长”等纷纷给陈阿姨打来电话,告诉她符合购药补贴的标准,可以为其办理,先交“手续费”1万元 ,之后还有“材料费”、“税金”、疏通关系费。
“这事不交钱就进行不下去了,你前面花的钱就白费了!”陈阿姨中间也怀疑过,但是对方以“手续办好后就会退还相关费用”及“不交钱这事就不办了”为由,让她欲罢不能。
这时候的陈阿姨一心只想把之前的投入拿回来,一步步越投越多。
2017年7月底,对方又打来电话要3万多元的手续费。再也拿不出钱的陈阿姨,想了一夜后,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骗来巨款,其中一人流连酒吧
还拿30万打赏了女主播
潘某和李某很快被抓捕归案。潘某,贵州铜仁人。李某,湖北钟祥人。
2014年起,两人都在天津某药业公司从事话务员的工作,该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在电视上高价推销风湿骨痛病的药物,只要有消费者打进热线,工作人员就冒充医药界的著名专家、教授对患者进行洗脑,让患者出高价购买低廉的药品。
2017年1月初,潘某、李某二人嫌弃当话务员收入低,大多数药费都被老板拿走了,干脆辞职。临走前,两人从公司偷了一些客户信息,然后从中筛选出好骗的大客户,陈阿姨不幸被选中。
事实上,陈阿姨接触到的“张教授”,某“银行行长”、“税务局领导”等,都是潘某和李某捏着嗓子一人分饰多角。从2014年在职到2017年1月初辞职,再到2017年7月底案发,他们俩一直盯牢着陈阿姨这个大客户。而辞职后,他们对陈阿姨的诈骗更是变本加厉,仅半年时间,就从陈阿姨处一共骗了116万余元。
另外,潘某等人还用相同手法从另一名被害人张某某处骗取人民币11万余元。
因为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和药无法鉴定,所以此前陈阿姨30余万元买药钱并没有计入潘某两人的诈骗金额。
陈阿姨被骗的钱,被潘某和李某二人分赃。潘某在骗陈阿姨的这一年时间里,每晚流连酒吧,消费少则两三千元,多则2万多元,他还花费30余万元在平台上给女主播打赏、发红包。
当警方抓获潘某时,骗来的钱已被他耗光,仅靠借钱度日。
而陈阿姨呢,她后期的买药钱多为借款,还借了高利贷。为了偿还贷款她又变卖了唯一的住房,再向房东租住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目前债务缠身。在被骗的那段时间,女儿想尽办法阻止,但她始终不听劝告……
电信诈骗“套路”满满 包头警方为防骗支招
3月19日电信诈骗嫌疑人突然将聊天群解散,所有入群人员方才得知自己上当受骗。
除此之外,婚恋诈骗、平台投资诈骗等都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套路”。
包头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满都拉介绍:“电信诈骗呈多发态势,跨国境、跨地域等特征非常明显,外地作案、本地受骗、群众受损,严重危害了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为此,公安机关特意为老百姓预防电信诈骗“支招”。
一是拒绝诱惑、远离诈骗。对于各类幌子短信、电话及网上广告等信息,一定要警惕对待,对陌生电话或手机短信发给你的此类信息一概不予理睬,不要点击任何可疑的链接。
二是当面咨询、沉着应对。电信诈骗是一种虚拟引诱,受害群众一般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应对。因此,对不放心、需探明究竟的“信息”,可以直接拨打110询问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机关等部门咨询。
三是涉卡转账,立即停止。不管犯罪分子编造何种理由,设置何种陷阱,最后都会殊途同归,诱骗受害人进行银行卡(信用卡)转账,其本质就是银行卡诈骗犯罪。
四是相互提示,共同预防。亲戚朋友间要相互提示,相互宣传。青年朋友要及时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告诫老年人接到电话,收到短信,只要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诱骗。
五是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如果掉入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保留转账汇款凭证或牢记对方账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