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科技部和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共同建设了“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经费上看,2016-2017年,青海省科技厅投入1200万,青海大学投入3890万配套建设经费(包括中央财政800万,省级财政3090万),清华大学水沙科学和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伙伴实验室每年投入100万。
加上整合青海大学相关学科仪器设备资源,仪器设备平台建设资金已超过一亿人民币。
“天河工程”是该实验室的重头戏。
2016年5月
“天河工程”团队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上发表论文《天空河流: 发现、概念及其科学问题》。
论文称,(大气中)通量强度很高的条带构成的网络结构是水汽汇聚、输送最为集中、强度最大的网络,与地表河流具有类似的分级属性,我们可将这种水汽输送的网络结构上称为“天空河流(River in the Sky)”, 或简称“天河(SkyRiver)”。
有了重点实验室,“天河工程”多了个“天河星”。
2016年9月10日
“天河工程与天河星”论证启动会在青海大学召开。
彼时,青海省委、省政府对“天河工程”高度重视,已经将其列入全省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为青海省的重点创新项目。
就是这次会议后,大气科学家开始质疑“天河工程”的可行性。
微信公号“科学加”的新闻报道指出:
专家们认为,如果跨区域的水汽搬运没办法解决,“天河工程”就无法实施。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气象学界有专家认为这样的工程在现在的科技水平上根本就做不到。
当时,“天河”团队表示,未来更多的气候专家将会参与进来。
然而,两年中并没有大气科学家的参与,只有“天河工程”悄悄快速更新着日程。
2017年4月24日
“青海省天河动力学规律及其利用”项目通过论证。
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技术方案可行,研究内容设置合理,技术难点分析准确,创新点突出,进度安排合理,考核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补充一点,这是2015年立项的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经费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