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是我国传统故事中很出名都一篇,讲的是一个名叫司马光都小孩,为了救落在大水缸都孩子用石头将大缸砸破都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遇事不能慌张,要善于思考勇敢救人,但是近日在厦门一个小区都围墙上画都司马光砸缸却被罚款20元都壁画,却引发了网友的争论。
近日,厦门一小区围墙上出现“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的普法宣传画被曝到网上,引发广泛争议。
争议的焦点无非是司马光砸缸不为别的,而是为了救出落在缸里的小孩。为救人却要被罚,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钱重要?
对于争议,20日宣传画制作单位厦门思明区司法局称,该画并无不妥,不要吹毛求疵。但到了21日,该局又称,鉴于该宣传画引发不好的社会反响,已将其撤下……
从认为该画并无不妥到将画撤下,反映了该司法局的心路历程。然而,撤下未必是觉得宣传画内容有什么不妥,而是觉得成为舆论焦点有些心里发慌。
法律宣传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司法局制作这类宣传画本也是分内之事,至于会以司马光砸缸为例大约是因为这个故事群众都耳熟能详吧,用来向公众宣传损毁公私财物是违法的,是要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
但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是因为连小孩子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是为了救人啊,是做好事,做了好事为什么还要受罚呢?难道过去的故事总说“做了好事不留名”,敢情不是不愿而是不敢留名啊?!(此处当有恍然大悟的表情)
大人当然也被孩子问住了,继而自然会疑惑这样的宣传画合适吗?司马光砸缸是见义勇为,这样的定性历来都是明确的,那么见义勇为却要受处罚这又是什么道理?
从南京彭宇案后,人们对于见义勇为便心存疑虑,远的且不说,就说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屏的福州小伙为帮助一位正在被侵害的女士脱离危险,一脚踢伤了施暴者,结果却被拘留了14天。这个例子又一次证明了见义勇为存在的风险,正当公众对此苦恼之时,思明区司法局张贴出来的宣传画恰恰又在为这种苦恼做了最好的注解。这如何能不起争议?
而该司法局的回应却又暴露出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公众思路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又或者是真对司马光砸缸典故的意义不甚了了?
宣传画是宣传的重要手段,不管有多少人看,至少是营造出深厚的宣传氛围。然而现在许多宣传画的制作似乎就是以没人看为前提的,宣传画应该简洁准确明了,不产生歧义,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为原则,但我们常常能在街道小区里能看到许多的宣传画的内容句意不通,语法不明,画风时而诡异,时而暧昧,传统风格与现代技巧碰撞得支离破碎,难以理解……这样的宣传画有张贴的必要么?或许只是为了就付差事罢了。这倒让人怀念起几十年前那种充满朝气、热情、勇气与决心的宣传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