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生来是平等的,或许是因为生长的环境和教育不同,造成的价值观不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同样的教育呢!难道只有接受了精英班教育的人才能是精英吗?据教育部最新报道,未来,高等教育将普及化,所谓“精英教育观”过时了!
教育部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我国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不只是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和数量的变化,还需要有与普及化相适应的新教育观。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从政府部门、教育界到社会公众,不少人的教育观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由此导致高等教育的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高等教育大众化并没有缓解全社会的教育焦虑。
精英教育观的基本特征是,把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身份,即一个有别于非大学生的特殊群体对待,这带来的问题是,在求学阶段,不少学生认为只要考上大学,获得大学生身份,就实现了求学目标,考上大学后,不再努力学习;在就业阶段,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就业高度关注,给大学生设定与身份相匹配的就业岗位,一旦与身份设定不吻合,就被认为另类就业或者学历贬值。
这直接影响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价值打了折扣。本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为了让更多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让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由此提高各行业的服务水平。但精英教育观把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进行分等、分级,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不安于自身定位,都想提高办学层次。另外,不管是从哪所学校毕业,一些学生都有“面子就业”思想,囿于身份而有业不就。
精英教育观说到底是学历教育观,即以学历论人才。学校办学以学历为导向,学生求学也以提升学历为重要目标。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15%时,这种精英教育观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大学生少,能考上大学的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但是,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再有强烈的精英教育观,就与教育的发展极不适应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18岁到22岁的同龄人中,有一半是大学生时,还把上大学作为特殊身份,对大学生特殊对待,会让大学和受教育者都不重视能力培养,仍旧关注学历身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的把学校、学历分为三六九等的问题,就是学历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全社会都应该淡化学历,而更关注高等学校办学的特色和质量。如果再以学历为导向办学,或者以提升学历作为学业规划的重要目标,那么,即便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化,但全社会的教育焦虑还会存在。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每年会向社会输送千万有大学文凭的大学毕业生,但这些大学生的能力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却要打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