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安全装置的关键在于一个凸轮—它会在腕表报时的时候旋转。此外,3根杠杆会移动过来,阻断表冠与走时机制的连接。所有腕表的报时原理都一样—通过拨动滑杆控制音簧(我们会在后面详细讲述)来驱动报时装置。由此,凸轮A朝逆时钟方向旋转。旋转推动杠杆B朝向机芯外侧方向移动。随后,杠杆B又通过一个销针与杠杆C相连,后者同样是朝机芯外侧移动。然后,又通过销针让杠杆D朝机芯中心移动时,摆轮E会被拖离表冠,从而与表冠分离。当然,报时结束之后,又需要一个机制恢复各个机制之间的连接。这个任务由游丝F来完成。报时结束之后,摆轮A回到原位,游丝F推动杠杆D上的销针,使其回到原位(摆轮E重新与表冠相连),其它杠杆也同时归位。
确保所有机制的安全运行是一项重大进步,可以申请专利。但这并非宝珀表所关注报时装置的另一项“特点”—也是整个制表行业长期关注的焦点:报时装置的发条游丝。所有的报时装置都使用一个发条盒来驱动报时机制。当滑杆被拔出来控制报时时,仅给报时发条上链。也就是说,为报时装置提供报时、报刻和报分的动力。
迄今为止,报时装置一直在寻求一种解决方案—只要让发条旋转一圈半,便能将所有的动力储存在发条盒中,供报时使用。遗憾的是,目前仍然必须不停地上链,才能让发条游丝持续获得动力。尤其是后半圈,动能明显少于前一圈。结果往往导致最后一声报时软绵无力、声音拖沓(通常是“报分”功能)。因此,“报分”时常常给人“虎头蛇尾”之感,声音微弱,如同是在“苟延残喘”。这就是目前报时装置的“通病”。
为了提供持续的动力,保持一致的频率与音调,宝珀表全面改革了发条盒的设计方案。为什么发条盒只能上链一圈半呢?如果给发条盒上链五圈,而使用的动力从五圈降至三圈半,情况是否会有所改善呢?这个理念的优点非常明显—在整个报时过程中,发条游丝都能持续供给动力,即便是最后一声报时也响亮有力。完全没有“残喘”之音。
但为了解决三问报时表这个由来已久的“特点”,必须采取一个能突破传统零件排列形式的解决方案。通常,报时发条盒紧贴在报时锤旁。而宝珀表的发条盒体积较大,不能被安放在传统位置上。因此,宝珀表重新设计了零件布局,以方便发条盒储存足够的动力。因此,即便在未上发条的情况下,报时装置也拥有充足的运动动力。
卡罗素三问表(Brassus Carrousel Repetition Minutes)注定在另一方面也有新的突破。报时的声音由两个簧片(环绕在机芯旁的两个金属环)发出。宝珀表专为卡罗素三问表(Brassus Carrousel Repetition Minutes)配备了“大教堂簧片”;普通的簧片只能旋转360度,而“大教堂簧片”却能旋转540度,使声音更为饱满。另外,制表大师们通过细调簧片形状之类的方法方式,设法让音锤敲打簧片的声音更为完美而清亮。但除了调音之外,还有一个自第一块报时表发明就出现的难题,也是世人觉得无法改变的事实,即:有时,声音会被“闷”在表壳中,发布出来,那么如何让声音从机芯透过表壳出来呢?
只要找到了诀窍,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不过,为了避免这个解决方案听起来显得微不足道,请记住制表大师们可是困扰了200多年才找到这个秘密。全新的Brassus报时装置并非简单地依靠空气来传递声音,而是让簧片分别与机芯和表壳内壁相连。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报时音量,也可以使声音更为透亮—因为消除了空气阻隔所导致的“沉闷暗哑”之声。而让簧片与表壳直接相连,则可以令声音在传至表壳外部时更为清亮。
这些创新设计注定将三问表(Brassus Carrousel Repetition Minutes)推向制表工艺的巅峰。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其匠心独运的艺术设计。从它首次与公众见面之日起,就注定将成为历史经典。为了看清楚报时零件的运行状况,可完全开启表盘。除了能欣赏到带有玫瑰金数字的白金表环之外,机芯顶板一览无余—这里有极其复杂的零件,控制着腕表的报时、报刻与报分功能。
腕表的底部也耐人寻味。机芯的所有夹板、支架都采用了时尚的玫瑰金材质,均用手工雕刻了“Blancpain’s Le Brassus”字样。自产机芯上的手工刻字工艺几乎在制表行业失传,而几乎只有宝珀表的工作室仍然保留着这门手艺。每一块卡罗素三问表(Brassus Carrousel Repetition Minutes)的机芯上都刻有独一无二的图案。
毫无疑问,宝珀表创造了腕表史上的巅峰之作,因为其两大复杂工艺足以令其它的腕表无法望其项背。面市三年后,一分钟飞返卡罗素表仍然是宝珀表的“专利“产品。而这款腕表的三问报时功能,更以其三大重要特色创历史之先河。遗憾的是,卡罗素三问表(Brassus Carrousel Repetition Minutes)仅限量发售10块,并且均需订购。但值得高兴的是,宝珀表还将陆续推出更多有趣的新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