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频道 > 社会新闻 >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明显上升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明显上升

来源于:维度女性网2019-06-05 17:32编辑:songxiaofan
分享:

据相关报道得知,2019年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这一天,全民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活动正在杭州举行,你有没有去参加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呢?据悉,本次活动以“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主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从数据上显示,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明显上升,爱护地球人人有责,我们一起守护美丽的家园吧!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展显著。与2013年相比,2018年全国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7%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借鉴世界各国治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实践,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中国模式

按照惯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的6月5日都会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今年的主题确定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彰显了国际上对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高度关注。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近日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9年年会上介绍,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持平。2018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3%。

如果将时光之轴拉得更长一些来对比,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进展更为显著。2013年,为应对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启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打响了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蓝天保卫战”。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2018年全国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7%;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座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2%。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实现,公众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的梦想离每一个中国人越来越近。

治污攻坚一直在路上。201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出台,明确了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紧随其后,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更高目标,要求通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同一片蓝天下,全世界同呼吸、共命运。大气污染问题并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很多国家也曾经历过或正在面临大气污染的困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借鉴世界各国治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实践,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中国模式。

2019年3月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称赞道,中国在应对国内空气污染方面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领导力,在推动自身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也致力于帮助其他国家加大行动力度。

在杭州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中,一张小小卡片——“个人碳中和荣誉证书”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在这张淡绿色的卡片上,用中英文写着这样一段话,感谢您购买了来自中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造林碳汇项目产生的1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用于抵消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杭州)在筹备、举办和收尾阶段排放的温室气体。

通过购买林业碳汇减排量的方式来抵消会议碳排放量,实现整个活动的碳中和,让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绿”意更浓。如今,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日前,我国首次面向全国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开展的量化摸底调查发现,公众普遍认可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呵护自然生态、能源资源节约、减少污染产生、绿色低碳出行和关注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行为领域践行度较高,能够“知行合一”。伴随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打赢蓝天保卫战具备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1972年6月5日~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2]。出席会议的国家有113个,共1300多名代表。除了政府代表团外,还有民间的科学家、学者参加。会议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制定了对策和措施。会前,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夫·斯特朗委托58个国家的152位科学界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组成了一个大型委员会,由雷内·杜博斯博士任专家顾问小组的组长,为大会起草了一份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这次会议提出了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会议经过12天的讨论交流后,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简称《人类环境宣言》)和具有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共同努力。

《人类环境宣言》提出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3],引导和鼓励全世界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人类环境宣言》规定了人类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呼吁“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而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和后代而努力”。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要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0佳”,并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总称世界环境保护日。 2019年世界环境日将由中国主办,主场活动设在杭州。

图说天下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